X
X
欢迎来到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

0566-3386000

池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坚定信仰 锻造文明城市之魂——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之三

发布日期:2023-12-29 浏览次数:1677 发布者: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上,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许剑云在市第十一中学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抗战经历。 通讯员朱俊杰摄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上,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许剑云在市第十一中学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抗战经历。 通讯员朱俊杰摄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努力成长、成才,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今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市首次邀请百余名战斗英雄、功臣模范、参战老兵,走进全市百余所中小学校,为全市15万余名中小学生普及国防知识、讲述红色故事、厚植爱国情怀,上好“开学第一课”。

  心中有信仰,文明有根基,脚下有力量。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动力、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的,赓续红色血脉、擦亮文明底色、凝聚奋进力量,持之以恒把创建工作推向深入,努力打造信仰坚定的文明之城。

  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文明实践,阵地先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一座城市文明的窗口。

  近年来,我市先后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81个,实现三级阵地全覆盖。同时在居民集聚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农村集市等公共场所,因地制宜设置文明实践点(基地)461个。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随着阵地“遍地开花”,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活动登上舞台、走进群众中间,持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美丽罗城我的家,文明创建你我他。陈规陋习要改掉,歪风邪气不能要……”在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只要姜梦玉、彭红梅等民歌传承人一亮嗓子,村里老老少少都会闻声而来,不一会儿,就会有人跟着欢乐的节拍唱起来,过去那种枯燥无味的理论宣讲变得有趣又好记,文明新风在传唱间深入人心。

  如今,像这样微观生动、百姓可感的宣讲镜头在我市随处可见。今年以来,我市依托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开展“一刻钟宣讲”“板凳课堂”“小院宣讲”“夜校课堂”等理论宣讲3900余场次,并采取“文艺+故事+宣讲”等新形式,通过文艺创作、词曲改编,组织开展罗城民歌宣讲、戏曲宣讲等特色文艺宣讲活动680余场次。

  理论宣讲既走新又走心,将“官话”变“白话”,将“书面语”变“家常话”,让理论春雨吹进千家万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泽百姓心田,最终转化为蔚然成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队长,这段时间还有什么志愿活动吗?记得到时候叫上我们啊。”近日,在贵池区秋浦街道月亮湖社区,三三两两的志愿者在结束小区清扫工作后,主动找上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国红,要求继续参加活动。张国红笑着告诉记者,社区的志愿者非常积极,每次活动都有很多人主动报名。记者了解到,月亮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3支志愿服务队伍,共联络注册志愿者1861人。近年来,累计开展圆梦“微”心愿、中医理疗、免费理发、邻里文化节等志愿服务490余场次,受益居民近万人次。志愿者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入手,将文明之风吹进街头巷陌,在细微之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让志愿服务更加接地气、贴心窝。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35万余人。依托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我市创建了“春雨烟柳”“香樟古舜”“杏花红”“网美城北”“烟头不落地”“金剪子”“清溪姐姐”等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更具影响力,让“志愿红”,成为城市文明画卷中靓丽的风景线。

  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文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也是一种“看得见”的生产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我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自我加压、砥砺奋进,不断提振广大市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赋予了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声”入企业,增添干劲。一次次走进企业的宣讲,让企业家心潮澎湃,备受鼓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干劲和热情更加高涨。池州市小微企业商会会长陆唯在听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后,感慨地说:“这十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惠企政策,其中的‘干货’很多,这让民营企业家信心更足,一大批池州企业在好政策的推动下不断做大做强甚至成功上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备受鼓舞的企业家干劲更足,市场主体的活力也就更强。今年上半年,池州实现生产总值563.3亿元,同比增长7.9%,连续多个季度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声”入机关,提振精神。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我市各地机关单位立即组织职工开展了集中学习和自学。市委宣讲团成员也深入各地各单位开展专题宣讲。丰富的史实、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一个个接地气的示范宣讲,提振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担当作为,为池州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贵池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严兆明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后,还录制了“理响池州·贵小宣”二十大精神在贵池微视频,他在结束政法工作的讲述后,铿锵有力地发出了“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的感叹,引起了众多年轻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转发视频,奋斗的声音在指尖转发,也在内心更加坚定。

  “声”入农村,助力振兴。到田间地头宣讲、与农民欢聚一堂、开设夜间课堂……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一拨又一拨宣讲员深入农村,将事关“三农”的好声音传遍田间地头,激发了广大有志青年奔赴乡村促振兴。今年,贵池区秋江街道“80后”种粮大户曹必峰在原有1000多亩土地的基础上,又流转了400多亩。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稳步踏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9.6%,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放眼望去,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遍地开花,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全面提升。

  从车间工位到课堂座位,从社区街头到田间地头,从线下巡回讲到网上随时听……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市各地广泛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合奏”出一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昂扬旋律,

  “声”入人心地激发了广大干群听党话、跟党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池州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将沉睡的红色资源“唤醒”,让动人的红色故事传唱。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市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开展“以我之笔描您英名”为烈士英名墙描红活动、举办“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抗日英烈事迹专题展、组织志愿者擦拭烈士墓碑……今年以来,仅池州烈士陵园就已经接待479家单位45006人次祭扫缅怀。红色精神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传承。

  池州历史悠久,红色资源富集。目前,拥有14处县级以上(含县级)革命类型文物保护单位、4处烈士陵园、280余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

  如何让这些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城市文明底色?

  我市通过实施革命文物赋能工程,将红色资源与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发池州烈士陵园、东至木塔红军纪念馆等红色景区景点11处,创建3A级旅游景区2家,推出“烽火硝烟热血之旅”等3条红色旅游线路。

  红色资源铸心魂,红色精神代代传。红色历史是最鲜活的教科书,深受红色精神洗礼的池州人,对于参军报国也有着特殊的情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池州有志青年心怀强军梦想走进军营。

  今年“八一”建军节当天,贵池区唐田镇和平村的黄彩霞收到了全国双拥办颁发的“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提名证书。黄彩霞是全省获此项荣誉的唯一一人。她在4年间将三胞胎儿子先后送进军营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也感动了邻里百姓。如今,她已化身“征兵宣传大使”,在她的影响下,当地28名适龄青年报名应征、光荣入伍。

  在贵池区棠溪镇,“00后”大学生姚程欢刚毕业就选择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奔赴军营报效祖国。姚程欢的曾祖父是棠溪籍烈士姚佐堂,父亲姚向明也于1992年参军。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姚程欢从小就有了参军的梦想,这种红色家风薪火相传的故事,在我市各地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一种血脉根植在池州人民心中。今年,池州市第一中学学生刘铧被录取为海军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双学籍”飞行学员更是激起了池州广大热血青年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热情,一座文明城市的红色精神在青年人的参军梦想中接续传递……

  信仰是光,照亮前行的路。高擎信仰之炬的池州人,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发起冲锋,让文明成为池州永不褪色的符号。(钱雪梅)

 

责任编辑:余永胜

 

来源:池州文明网

http://ahcz.wenming.cn/cjqgwm2022/202310/t20231011_8280825.html

0566-3386000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