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欢迎来到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

0566-3386000

池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贵池里山的莲花峰和苦竹畈

发布日期:2021-01-05 浏览次数:5983 发布者:李春生

贵池是个很小的地方,但唐朝的诗仙李白五游秋浦,使这个小地方声名远播,闻名遐迩!在古秋浦大地上,贵池人为纪念李白“五游秋浦”,曾先后建造了多处纪念李白的建筑:在池州府城南的里山,与苦竹岭相连的莲花峰之麓,至今仍有一个以“青莲”命名的自然小山村。清《贵池县志》载:“莲峰山坞,有青莲庵。相传是李白读书处。清咸丰七年兵毁。”另根据明《嘉靖池州府志》和清《贵池县志》均有“苦竹岭在城南二十里,有唐太白祠,今废”的记载。苦竹岭下,就是今里山的花园巩。


里山莲花峰,有青莲庵,

相传是李白读书处。

有幸的是,七十年代初我在里山的莲花峰下住过几年,每天清晨打开窗户就能听见屋后莲花峰下松涛阵阵,傍晚时夕阳西下,山峦含烟竹影萧萧。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李白曾在这里读书,对眼前的美景也不以为然。如今,读了李白的诗篇,顿生感慨。李白千里迢迢,五游秋浦,深爱这片土地,薄游成久游。“迹以名重,地以人传”,秋浦的名气,是与李白的名字分不开的。我在这个曾经是诗仙旅居和读书的地方生活了三年,确实是命运对我的眷顾,我与莲花峰下青莲村的村民来往密切,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莲花峰下的里山粮站


里山粮站粮油销售门市部,

曾在这里住了三年。


莲花峰下的里山粮站

关于苦竹岭,丁育民先生的《李白游秋浦》作过比较详细的考证,他的记述是:苦竹岭位于城南,离城二十里,今属城关区里山乡新华村花园巩。是李白旅居秋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旅居中心,也是我们考察李白游秋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

苦竹岭离李白的炼丹基地——六峰山百炉庄只有五里之遥,距莲花峰下的李白读书之处也只有三里路。莲花峰就是与苦竹岭相连的骆驼卸宝山,主峰莲花尖海拔221.4米,山下叫毛竹园,是里山乡政府所在地,至今那里仍有一个名叫“青莲生产队”的自然村。据《贵池县志》载:“莲峰山坞有青莲庵。相传是李白读书处,清咸丰七年兵毁。”苦竹岭不但风光秀丽,而且交通便利,陆路有官道,水路有清溪,是清溪河上的重要码头,至今河对岸仍叫“港口”,边上一个小山村名叫“舒(家)大排”,所以李白选择这里作为他的旅居中心。

苦竹岭古时因苦竹多而得名,岭下称苦竹畈。晚唐乾符庚子年(881)进士巩畴(字禹锡,号九华处士,直隶人)出守池州刺史时,其父巩万祥随子而来。巩翁赞美苦竹岭:“六峰拥翠而东来,青莲坐镇于北郭,南望则大楼挺峙,西顾则万罗绕碧。且境内有太白讲堂之迹,金鸡(石)晓唱之奇,兹览清胜,未尝不叹!”故在此“结庐栖隐”,常与杜荀鹤、殷文圭(小字桂郎,秋浦人)等进士“诸贤共觞于太白书堂”。

此后苦竹岭曾多次易名:因苦竹岭苦竹衰败,笴竹丛生,巩畴以李白有游白笴陂诗而易名“白笴陂”。这就是使贵池出现两个白笴陂的来历。后来白笴陂巩族兴旺了,乡人又尊之为“花园巩”。到宋代,从外乡陆续迁来一些贫困农民,在花园巩南面,象山老屋垅的平畈里落户定居,形成一个贫苦的村庄,唤作“苦竹畈”,1939年日寇放火烧光了苦竹畈,仅存一条半边街遗址。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两山夹一河,苦得没奈何!”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象山老屋垅重新建新村,取名“新竹畈”。千年苦竹畈,才得到新生。1985年为恢复古迹名胜,又将新竹畈改名为“苦竹畈”。

根据府志和县志记载:“苦竹岭在城南20里,有唐太白祠,今废。”花园巩《巩氏宗谱》作了具体的记载,並绘有详细的示意图,是一份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它记载:从巩畴开始,曾先后四次在苦竹岭下修造了四个太白祠:最早是唐代巩畴始建于白笴陂的太白祠;宋代迁象山老屋垅(今苦竹畈),名太白讲堂(又称太白书堂);明代二次迁徙,先迁于花园巩东南金鸡石下,后迁于村南50米巩氏祠堂的东边。在太白祠堂与巩氏祠堂之间有一口古井,如今两座祠堂早废,而古井尚存,青石井圈上绳痕道道,井中清泉终年不涸,已成为今天寻找太白祠遗址的唯一标志。

里山的莲花峰和苦竹岭(后来改为苦竹畈),都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曾写过一篇散文《回望那片深爱的乡土》,记述当年的情况。 莲花峰在里山,那个地方人们都叫它毛竹园,因古时此处盛产毛竹而得名。莲花峰下阡陌纵横,竹林依依,每个村落都有一片摇曳的竹林,萧萧竹林掩映着白墙黑瓦的农舍,村庄深邃、恬静、安宁。山麓下附近的村庄有章村、洪村、操村、凌村(凌霄烈士的家就在这里)、还有谢村。在莲花峰的山下,是里山公社办的里山中学,有初中和高中。学校三面环山,校舍依山而建。学校的旁边是里山公社粮油管理站,粮站的南面是操村,这个姓氏有点特别。据《操氏宗谱》记载:操氏鼻祖原姓曹,乃曹魏武帝曹操庶子曹林,因获罪于司马氏,其后裔为避晋皇室司马氏之害,则以祖先名“操”为氏,匿于民间。此说不知确否,但小村隐于莲花山下,潺缓的溪水绕村而过,村庄四周密布着茂林修竹,好像又一处“世外桃源”。几十户人家,春种秋收,安居乐业。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莲花山上的巨石

在粮站里烧饭的小师傅,年纪和我差不多大,那时候二十二、三岁的样子,就是青莲生产队的章有才,有点像鲁迅笔下的润土,除了农活样样在行,捞鱼捉黄鳝门门都精,也是个捉石鸡的高手!每次他去捉石鸡都有满满的收获。莲花峰下的山脚边是蒿草密布的水洼地,溪水淙淙,乱石嶙峋。我和村里的小青年常在夏夜打着手电逮石蛙。石蛙又叫石鸡,它比青蛙大,皮肤粗糙,背部是暗灰色,有点像癞蛤蟆。石鸡喜欢藏身在山溪水坑内或石洞岩隙中,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草丛中觅食、嬉戏,夜间异常活跃,还不时发出“咕、咕、咕” 的叫声。听他们说有石鸡的地方有大蛇出没,蛇也是夜间出来捕食石鸡的。

与里山莲花峰青莲村友才的合影

如果不是来到里山莲花峰下,恐怕永远也不知道捉石鸡带来的乐趣。每晚辛苦熬夜,在杂草乱石中寻觅的石鸡竟然是人间美味。红烧石鸡确实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佳肴,当然,这也是伙房里的小师傅友才的拿手好戏,他除了放点生姜蒜子盐和酱油,无需其他佐料,在旺火里翻炒,再经小火闷煮,不会儿就香味扑鼻,足以胜过鸡肉,难怪这里的人们都把石蛙叫作石鸡,不是没有道理的哦。古时候的李白旅居在这里的时候,一定尝过红烧石鸡的美味,想必也是爱不释口吧!

苦竹岭,七十年代是里山公社新华大队的花园巩。那里曾有一个粮食收购站,是里山公社粮油管理站设在新华的临时收购点。我曾因了解公粮入库进度去过那里,小小粮食收购点,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上海知青,他姓付,名字忘记了。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两个人除了忙于收购,还得自己烧锅搞饭,晚上四周一片漆黑,惟有一盏煤油灯闪动着昏暗的灯光。小付后来也调回了里山莲花峰下的大站,不久后,他招工到贵池县的搬运站工作。

七十年代,在里山,千年之前李白旅居过的莲花峰和苦竹岭,又聚集着一群远道而来的青年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上海的下放知青,凌村、谢村、洪村几乎每个村都有,并且,他们和我相处得很好,这群来自黄浦江边的青年,不是来游山玩水,而是来绣地球。四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年的那些事还依旧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却。

风将往事吹起
从眼前落到心底
曾经的欢笑泪水
历历犹新
那些燃烧的青春岁月
时常浮现梦里
那些真挚的友情
从来不曾忘却
化作星星点点不愿熄灭。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k2ODc0Nw==&mid=2247489156&idx=1&sn=57928e2266d9a8b4cfdf0dae9956ee73&chksm=fd6c1b40ca1b92565552e9054062fb9beefcbf13ae7d37689961b65b2a710373c60b3ff29134&mpshare=1&scene=23&srcid=0103ZGyosCQ8NxIlVGO0j1z4&sharer_sharetime=1609664784487&sharer_shareid=03169cd8d60f103ef4479feed41b61c6#rd


0566-3386000

公众号二维码